unix命令大全详解,unix系统指令汇总

unix命令大全详解,unix系统指令汇总,Unix操作系统常用命令(小结)

本文主要介绍了Unix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,并通过示例代码进行了详细介绍。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和边肖一起学习。

一、关于档案/目录处理的命令

1、ls——列目录

这是最基本的文件命令。ls的意思是“列表”,意思是显示目录或文件的内容。

格式:LS-1 ACFLABCDFGILMNOPQRSTUX-W[SV][Files]

ls的常见参数如下:

-a:在UNIX中,如果目录或文件的名称的第一个字符是“.”,文件的名称将不会通过使用ls显示。我们称这样的文件为隐藏文件。比如。个人资料,tcshrc等。如果我们想要查看这样的文件,我们必须在它们后面添加参数-a。

-l:该参数表示ls的长格式,可以显示更多的信息,如文件访问权限、文件所有者、文件所有权组、文件大小、文件的最后更新时间,甚至是symboliclink的哪个文件是link等。

在前10个字符上,系统授予用户文件的权限。该序列分为四个域。第一个字符是类型域,第二、三、四个字符是用户的主域,第五、六、七个字符是同一组用户域,第八、九、十个字符是其他用户域。域中字符的含义如下:

l在类型字段中:

d表示该文件是一个目录。

-表示该文件是普通文件。

表示这个文件是一个特殊的块设备I/O文件。

c表示这个文件是一个特殊字符设备I/O文件。

l表示该文件是一个链接文件。文件名后跟与其连接的文件的路径和名称。例如UNIX/stand/UNIX

l在主用户、组用户和其他用户域中:

r表示读取权限。这意味着该文件或目录的内容可以被复制或显示。

w表示写权限。这意味着文件可以被更改或修改。

x表示执行权限。这意味着您可以执行文件或使用cd命令进入目录,并在目录中创建文件或子目录。

-表示没有权限。

2chmod——变更档案模式(changemode)

该命令用于改变文件的访问模式。UNIX文件上可读(R)可写(W)可执行(X)有三种模式,分别针对文件的所有者(onwer)、groupmember(可以用ls-lg观看文件所属的组)和其他(other)。如果一个文件被更改为可执行模式,系统会将其视为可执行文件,一个目录的可执行模式意味着用户有权进入该目录。Chmod用于更改某些文件的模式。

(1)格式:chmod[-fR]模式文件名.

(2)主要参数的含义如下:

-F (force): CHMOD不会关注失败的动作。

-r(re drive):所有子目录和所有子树中的文件将被更改为您想要更改的模式。

模式:指改变模式。包括三个方面:

A.针对哪些用户?

U——用户自己

G——同一组中的用户

O——其他用户

B.怎么改?

3354增加权限

-——删除权限

C.什么权威?

R——读取权限

W——写权限

X——执行机构

3cat——串联显示命令

4、more——分屏显示文件内容

更多的可以根据分屏显示观察到的文件,根据用户的要求换页或者滚线。如果用户希望在某个文件中搜索特定的字符串,请按/然后键入要搜索的单词。如果你觉得在使用中看到了你想看的东西,可以按‘Q’离开更多的使用。

您也可以使用编辑器来编辑所查看的文件,方法是在使用时按下“v”。

格式:更多文件名

5、cd——改变当前目录格式:cddirname

6、cp——拷贝

这个命令的意思是复制(“COPY”),即将一个或多个文件复制到另一个文件或者复制到另一个目录。

格式:CP[-FIP]源文件目标文件(复制文件)

CP [-r |-r] [-FIP]源文件.目标文件(复制目录)

常见参数如下:

-i:这个参数是当有一个名为f2的文件时,如果使用了cp,会覆盖原来的f2内容,所以在覆盖之前一定要问用户。如果用户的答案是y(是),将执行复制操作。

-r:该参数用于递归复制,可以将整个子树复制到另一个目录。

7、mv——移动或改名

mv的意思是move,主要是改变一个文件的名称或者移动到另一个目录。

格式:mv [-fi]源文件.目标文件

主要参数:

-I:-I和cp的意思一样,都是互动探究的意思。

-f:强制执行。当遇到-f时,所有其他参数都失败。

8、rm——删除

Rm的意思是删除,用来删除一个文件。在UNIX中,被删除的文件不能像在DOS中那样恢复,除非系统碰巧有备份。因此,用户在执行rm操作时应该特别小心。

格式:RM[-fiRr]文件.

主要参数:

-f:删除时系统不会给出任何警告信息。

-i:删除文件前会询问你是否真的要删除文件。

-r:递归删除。

注意:不要随便用rm-rf,不然有一天你会‘想哭’.

9、mkdir——创建目录

Mkdir是用户创建目录的命令。你可以在目录下使用它。

Midir创建一个子目录。

格式:mkdirdirname1[dirname2.]

10、rmdir——删除目录

Rmdir用于删除一个“空”目录。如果目录下没有文件,可以使用rmdir命令删除它们。

格式:rmdirdirname1[dirname2.].]

如果目录下有其他文件,rmdir将无法删除该目录,除非使用rm命令的-r选项。

二、关于进程处理的命令:

1、ps——显示目前你的process或系统processes的状况

格式:PS[-aadefl][-g groups][-o format][-ppids][-ttermlist][-uusers][-uusers][-gpgrlist]

通用参数:

-列出所有用户的进程状态。

-u显示面向用户的过程状态。

-x显示包括无终端控制的过程状态。

-w使用更宽的显示模式来显示进程状态。

2、kill——杀进程

kill指令的目的是向某个进程发送信号。因为大部分都是发给kill进程的,所以叫kill。

格式:

取消[-信号]pid.

kill-l

SIGNAL:是多个信号,范围从0到31,其中9是SIGKILL,这是一个常用来杀死一些不能正常终止的进程的信号。

也可以用kill-l看看可以代替信号号的数字。

三、用户操作指令

1、Who——查询目前有那些人在线

2.w——查询哪些人目前在线,并显示他们目前的工作。

3、chgrp——改变组的属性

格式:chgrp[-R]groupfile.

4、chown——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

格式:chown[-R]owner[:group]文件.

5、passwd——更改用户口令

格式:passwd用户名(后面不跟用户名,用户名是修改root的密码)

四、网络指令

1、telnet——仿真终端程序

Telnet是一个让用户通过网络连接到远程主机的系统。

格式:

telnet[主机名|ip地址][端口]

其中包括:

主机名:像ccsun1或ccsun1.cc.nctu.edu.cn这样的名称地址;

Ip地址:由四个小于255的数字组成的IP地址,如140.113.17.173、210.26.147.1等。

端口:为一些特殊程序提供给外界的通信点。如果对方没有要求,这一项是不需要的。

2、ftp——文件传输协议

ftp的意思是FileTransferProgram,常用于网络文件传输。

程序。

格式:

FTP[主机名|ip地址]

hostname|ip-address的含义与telnet相同。

进入ftp后,如果你连接到remotehost,它会要求你输入用户名。

和密码,如果输入正确,就可以开始文件传输。

ftp中的常用命令:

Ascii:将传输模式设置为ascii模式。通常用于传输文本文件。

二进制:将传输模式设置为二进制模式,通常用于传输执行文件、压缩文件和镜像文件。

更改远程主机上的工作目录。

LCD[目录]:更改localhost的工作目录。

ls[remote-directory][local-file]:列出远程主机上的文件。

Getremote-file[local-file]:获取远程文件。

Mgetremote-files:您可以使用通用字符一次获取多个文件。

Putlocal-file[remote-file]:将本地主机的文件发送到远程主机。

Mputlocal-files:您可以使用通用字符将多个文件一次放在remotehost上。

帮助[命令]:在线辅助指令。

Mkdirdirectory-name:在remotehost中创建一个目录。

提示改变对话模式。如果打开,它将在mput和mget之间进行文件传输。

输了就会问。

退出/再见左ftp。

五、其他指令

1、vi——编辑命令

对于任何用户来说,最常见的事情就是创建和编辑文件,包括文档、报告和文本。vi(VisualEditor)是一个有效且相对简单的全屏编辑器。有了vi,你只要记住几个基本的指令就可以开始学习其他更复杂的指令,而系统管理员使用vi来管理和维护系统。

Vi是SCOSystemV操作系统中包含的全屏编辑器。事实上,vi不仅存在于SCOUNIX,而且是UNIX中一个流行的文件编辑器。打开文件无论是打开新文件还是修改旧文件,都可以使用vi。

格式:#vifilename

这是执行Vi后的屏幕样式:

~

~

以上是vi打开的模拟文件,一行开头的破折号(~)表示文件结束。Vi使用两种状态,一种是CommandMode,另一种是InsertMode。当vi处于命令状态时,键入的内容会被解释为命令;另一方面,当vi处于插入状态时,它可以被键入到文本文件中。

大多数vi命令都是单字符元素,从插入状态变为命令状态。按下<〈Esc〉键;而且从命令状态到插入状态,可以用下面的插入顺序直接进入,不用再按<〈Return〉键。

l插入

我在光标处插入几何体。

我在行首插入文本

将正文追加到光标之后。

在行尾添加文本

o(小写)在光标下方打开一个新行。

o(大写欧洲)在光标上方打开一个新行。

记住,在插入状态下,不能输入指令。您必须先按<〈Esc〉键返回指令状态。如果用户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状态,也可以按<〈Esc〉键。不管他处于什么状态,都会回到指挥状态。

l存档并退出

修改文件时,如何保存和退出指定的文件很重要。在vi中,执行保存或退出命令时,要先按下冒号(:)变为命令状态,用户可以看到屏幕左下方出现冒号(:),表示vi已经变为命令状态,可以保存或退出。

以下是这方面的一些常用说明。

:q!放弃任何改动,退出vi,也就是强行退出。

:w存档

:wq存档和退出vi

:X的工作原理与wq相同

:zz和wq一样删除文本。

l删除

删除或修改文本就是使用插入状态。所以下面提到的指令只需要处于插入状态,就可以直接选择指令。

x删除光标处的字符。

删除nx光标处的最后n个字符

删除nX光标处的前n个字符

删除光标处的下n个单词(单词)

删除整行

D$或d从光标处删除到行尾

u恢复以前的删除。

我修改了文本。

当vi用于修改文本和加减字符时,将采用另一组在插入状态下运行的指令。

—rchar用char替换光标处的字符。

—rtext 用文本替换光标处的字符。

—cwtext 用文本替换光标处的单词。

—ctext 用文本替换光标,直到行尾。

—cc使整行空白,但保留光标位置以便您开始键入。

—与删除指令一样,在指令前输入的数字表示指令执行的次数。

l文本模式检索

要检索文件,必须在命令状态下完成。所谓“模式”就是特定的字符串,可以包含空格。

//str〈Return〉向前搜索str,直到文档结束。

?向后搜索字符串,直到文档的开头。

朝同一方向重复搜索

反方向重复搜索

Vi包装整个文件,并继续搜索,直到找到匹配模式的下一个匹配项。如果要在vi执行过程中转到shell执行,使用感叹号(!)执行系统指令,比如在vi期间,列出当前目录的内容,可以键入:另一方面,如果用户可以创建一个。exrc环境文件,并使用set typing选项。每次调用vi时,都会调用。exrc将被读入。

2、备份命令:tar(c)

对于非特权用户来说,Tar是最容易使用和最可靠的实用程序。它可以保存和恢复存档介质中的文件,也可以从多个存档中提取单个文件。

Tar存档使用文件和目录的相对或绝对路径名。

键入tar,将显示所有变量选项,包括:

“简历”是建立档案;

“cv#”用于来自/etc/default/tar的设备编号;

“rv”追加现有档案;

“uv”更新现有档案中的文件;

“电视”显示归档内容表;

“十五”从档案中提取文件;

从指定文件中读取或写入“F ”;

“L”使tar跟随符号连接,这在默认情况下将被忽略。

3、Df——显示硬盘空间使用情况

磁盘空间以块为单位分配,典型的块为512字节。

4、Du——检测一个目录和(递归地)所有它的子目录中的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,用块大小标识。

5、Find——从指定路径开始查找带有规定特征的文件

6、Date——显示系统日期

7、Format——软盘格式化

8、Haltsys——紧急关机

9、Shutdown——多用户情况下关机

格式:#关机-g0-y-i0

awk的用法:

https://www.jb51.net/article/157432.htm

关于Unix操作系统常用命令的这篇文章就到此为止(总结)。有关Unix常用命令的更多信息,请搜索我们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。希望大家以后能多多支持我们!

郑重声明:本文由网友发布,不代表盛行IT的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请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